內容來自sina新聞

戶口何時不再成救市工具

  戶籍在本質上隻是一個人的身份證明,不應該與任何利益直接關聯,以戶口刺激樓市無疑讓人的尊嚴和社會公平都深受傷害。樓市歸樓市,戶口歸戶口,這才是應該有的正常狀態。

  按照《無錫市政府印發關於無錫市戶籍準入登記規定的通知》,5月1日起,在該市購買成套商品住宅、建築面積達60平方米以上,且在該市有穩定工作的人員,準予本人、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來無錫落戶。在不少人眼裡看來,無錫此舉其實是在"救市"。

  買瞭房,住在那裡,卻沒有辦法得到那裡的戶口,不僅與人情不符,也不便於現代人口管理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購房入戶不應該有爭議,理應是全國普遍實施的政策。然而,像無錫這樣,偏要給購買的房屋加上一個60平方米以上的門檻要求,還選擇在樓市危機時推出,也難免會讓人覺得"購房入戶"徹底淪為刺激樓市的工具。

  本質上,戶籍隻是一個人的身份證明,不應該與任何利益直接關聯,以戶口刺激樓市無疑讓人的尊嚴深受傷害。

  除此之外,戶口成為樓市"救市"的工具後,也直接影響社會公平。買得起房就要有錢,這樣以來,購房入戶實際上成瞭專為富人量身打造的特權,這對廣大中低收入者來說,毫無疑問是不公平的。

  話說回來,三百六十行,行行都有困難,需要"救市"的,絕不僅僅隻是房地產行業土信貸台中南區土信貸。政府動用社會公共資源獨救樓市,毫無疑問,這對其他行業也是不公平的。政府應該做的,其實是提供服務,是政策引導,隨意動用社會公共資源來為資本服務,已涉嫌公權越界。

  政府歸政府,市場歸市場。政府和市場沒有界限地捆綁在一起,必然造成扭曲的政府和畸形的市場。由於樓市直接關系政府的"土地財政",所以這些年來,一方面,各種暴力拆遷事件中,或多或少都有政府的影子,嚴重傷害瞭政府在群眾的形象;另一方面,房地產市場也日益成為一個依賴於政策的"暴利"市場,已經失去瞭自我調整的借貸利率健康發展機制。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"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",政府刻意救市顯然不合時宜。

 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,人的流動越來越頻繁,特別是"自由遷徙"的現代人權觀念日益深入人心,戶口制度就成瞭必須要盡快改良的制度瞭。而戶口制度改良,最大的障礙就是戶口被附加上瞭太多的利益和福利。

  所以,將購房入戶作為"救市"工具,實際上是在進一步將戶口制度"商品化",這顯然是不對的。購房入戶也不是完全不可實行,但不能隻從房地"救市"的角度出發,而是要結合經濟社會整體發展做通盤考慮。

  任何市場都有波動。就樓市本身來說,在目前的中國,樓市疲軟、生產過剩危機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居高不下的價格與人民群眾實際購買力之間的矛盾。而這一矛盾的背後,其實是房地產市場對地方經濟的支柱性作用。

  在這個意義上來說,房企首先應該自救,基於對經濟形勢變化、行業發展的周期性特點做綜合考慮,制定出既符合現實又滿足未來發展的戰略。當然,政府確實也應該有所措施,需要盡快改變"賣地"財政的發展模式,最終為樓市在市場機制下的健康發展打下基礎。

  樓市歸樓市,戶口歸戶口,這才是正常的狀態。但問題是,戶口何時才能不再成為"救市"的工具?最直接的辦法,就是讓戶籍制度不再是地方政府手中的政策"橡皮泥",這就迫切需要加緊對戶籍立法。

  2005年,有關部門就稱"正抓緊調研起草戶籍法"。此後,經常有"戶籍法呼之欲出"的聲音,十八屆三中全會再次對戶籍制度改革進行瞭強調。面對戶口被異化的現實,我們唯有希望戶籍立法能夠盡量提高效率。

新聞來源http://bj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4-05-07/15392720838.s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rooks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